
近日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新加坡再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个人口不足600万的小国,居然成功建造了一艘重达8000吨的大型战舰。10月21日,由新加坡新科工程公司建造的8300吨级多用途战斗舰“胜利号”正式下水。这艘舰艇具有非常独特的定位,它不仅是全球首艘专门为无人装备服务的母舰,还配备了全电推进系统。
从美国《战区》网披露的细节来看,“胜利号”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小国军舰”的常规认知。它全长150米,满载排水量约8300吨,这个吨位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主力驱逐舰,比如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其满载排水量仅为7000多吨。该舰的核心任务是充当“无人装备的移动基地”。
“胜利号”舰尾的飞行甲板面积相当大,可以同时停放多架中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侦察、攻击和电子战等多种型号的无人机。舰艉还藏有两套“秘密武器”:无人快艇和无人潜航器的释放与回收装置。这些设备像“滑梯”一样,可以在几秒钟内将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放入水中,主要承担反水雷任务。
展开剩余75%在动力系统上,胜利号采用了全电推进技术,虽然航速并不算特别高,最快速度为22节,但它的续航能力非常强。它的最远航程可达到7000海里,自持力为21天。
关于武器系统,胜利号的舰艏装备了一门76毫米舰炮,舰桥前方还配有3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发射米卡近程舰空导弹和紫菀中程舰空导弹。此外,舰上还有为以色列制造的蓝矛反舰导弹模块预留的空间,是否安装这些导弹将视具体任务需求而定。
虽然“胜利号”的火力相比其他同吨位的驱逐舰较弱,接近中国054A护卫舰的水平,但它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无人作战装备的运行,舰上的武器装备仅用于自卫,所以这个配置也足够满足需求。
舰上的雷达系统非常先进,配备了法国泰雷兹的“海火”有源相控阵雷达,桅杆上安装了4个天线阵面,能够360度覆盖周围的情况。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新加坡这样一个连国土都需要“填海造陆”的小国,怎么能造出如此大型的军舰呢?这实际上是大家对新加坡的误解。事实上,新加坡的造船业非常强大,甚至可以称得上“东南亚造船一哥”。这次负责建造“胜利号”的新科工程公司,本身就是一家资深的海军装备制造商,早年就为新加坡海军建造过“无畏级”巡逻舰,并且还曾向其他国家出口过登陆艇和辅助舰。
真正的造船“巨头”是新加坡的胜科海事公司。该公司旗下的裕廊和图阿斯造船厂不仅能够制造钻井平台、LNG加注船等民用大型设备,在军用领域也有非常强的实力。包括8艘“独立级”濒海任务舰、6艘“可畏级”隐身护卫舰以及4艘“坚毅级”登陆舰,都是由他们建造的。更重要的是,2023年,胜科海事公司合并了吉宝岸外与海事公司,这让它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能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这个发展趋势,未来新加坡可能还会建造潜艇、大型驱逐舰,而“胜利号”只是它展示制造实力的一小步。
许多人会问,像“胜利号”这种无人母舰,中国是否也需要呢?答案非常明确:中国并不需要。因为我们的海军需求和新加坡完全不同。新加坡建造“胜利号”的目的是保护本国的海上通道。每天有超过100艘油轮和货轮通过马六甲海峡,这是全球经济的关键节点,也是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因此它需要一艘全能舰艇来时刻监视并维护这一重要海峡的安全。
而中国的海军战略是全球范围的远洋海军建设,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造一艘无人母舰,而是让所有的大型舰艇具备无人作战能力。例如,我们的055型驱逐舰已经可以搭载垂直起降无人机,并增加无人艇的收放模块;075型两栖攻击舰也会搭载无人机作战;而我们的076型两栖攻击舰本身就是专门用来搭载无人机的,而且搭载的是大型的高端无人机,这比“胜利号”上的小型无人机更具威力。076舰还可以扩展无人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能力,因此我们不需要像“胜利号”这样的单一无人母舰。
换句话说,“胜利号”这样的舰艇是新加坡根据自身特殊的国情和地理位置而打造的专用装备,适合新加坡的战略需求,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装备并不适用。
发布于:天津市亿通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